【防疫措施】易门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关于疫情倡议书!!

2021-12-31

通知公告


目前,我省昆明市部分地区被列为中风险区域,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复杂。生命重于泰山,疫情就是命令,防控就是责任。为坚决落实“外防输入、内防反弹”防控要求,充分发挥社团组织的积极作用,在此,我们向易门全体人员发出如下倡议:

一、坚定信心,正确引导。

认真贯彻落实县委、县政府疫情防控工作要求,提高政治站位,增强责任意识,主动承担社会责任,树立易门县电子商务协会的良好形象。同时,教育引导企业职工,切勿相信、转发不实信息,主动维护社会稳定。


二、科学预防,加强自律。

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,为了您和家人的身体健康及公共卫生安全,尽量减少春节期间外出探亲访友、旅游,非必要不到中高风险地区,非必要不到境外,尽量留在本地过节。


三、全面加强“两节”期间重点窗口疫情防控

(一)县交通运输局要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春运组织保障工作,区分疫情不同情形,进一步修订和完善防控方案和分类应对预案,加强培训演练。一是易门汽车客运站、绿汁汽车客运站等交通场所要严格落实出入站健康码、行程码扫码验码通行,旅客体温检测,乘客实名登记,全程正确佩戴口罩,增加车辆及公共场所消毒频次,提醒旅客保持安全距离等防控措施。二是县域范围内公交车、网约车、出租车乘客和司机全程正确佩戴口罩加强车辆消毒、通风等防控措施。三是要主动开展交通运输从业人员(包括:国际运输从业人员、进口冷链食品运输工具及从业人员)健康监测及核酸检测。(责任单位:县交通运输局)

(二)县交通运输局、县市场监管局、县卫生健康局等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,严格落实入境高风险物品和环境检测消毒,要对进口冷链食品入库统一消杀、统一检测,督促相关企业落实进口冷链食品各环节疫情防控要求,强化对进口高风险非冷链货物新冠病毒监测检测和预防性消毒工作。(责任单位:县交通运输局、县市场监管局、县卫生健康局)


四、加强防疫管理。

科学做好病毒防护措施,积极推进新冠疫苗接种。加强企业职工的个人防护,在医院、机场、车站、超市、电梯、会议室等人员聚集密闭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,全程佩戴口罩,保持社交距离,降低疫情传播风险。



易门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

2021年12月31日




图片


















图片

易门县疾控中心2022年“双节”期间新冠防控

一、确保人员安全有序流动一、对有本土疫情城市旅居史即将来易门、返回易门的人员,需持有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,否则需在抵达易门县后进行1次核酸检测。

二、严格限制前往国内中、高风险地区及所在县(市、区、旗)。非必要不前往中、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县(市、区、旗),已经前往的人员须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规定。

三、中、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的其他非疫情县(市、区、旗)人员非必要不出行。由国内中、高风险地区所在地市到达易门、返回易门人员,需提供48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,到达后及时向社区(村委会)报备,遵守当地疫情防控规定。

四、高风险岗位人员应尽量避免出行。口岸接触入境人员、物品、环境的高风险岗位人员以及集中隔离场所、定点医疗机构、发热门诊、进口冷链食品加工企业等的高风险岗位人员应尽量避免出行,确需出行的应向所在单位报备,满足脱离工作岗位14天以上、持48小时内核酸检测阴性证明等条件。

五、发热病人、健康码“黄码”人员应避免外出。此类人员要履行个人防护责任,主动配合健康监测和核酸检测,在未排除感染风险前不出行。

六、鼓励春运期间错峰返乡返校返岗。优化调整学校寒假放假时间,提倡各小学、中学和大学错峰开学;优化调整企业放假和复工时间,引导务工人员错峰返乡返岗,避免人员聚集。






图片

强化重点环节疫情防控

一、严格控制聚集性活动。

“双节”期间,严控庙会、大型文艺演出、展销促销等活动,尽量不举办大规模人员聚集性活动,家庭聚餐聚会等不超过10人,提倡“喜事缓办,丧事简办,宴会不办”,确需举办的尽可能缩小活动规模。自行举办5桌以上宴会等聚餐活动的个人,须向属地社区居委会或村委会报备,落实疫情防控规定。

二、加强个人防护。

“双节”期间,公众应加强自我防护,在公共交通工具、电梯等密闭场所以及人群聚集的室外场所全程规范佩戴口罩。注意勤洗手,咳嗽、打喷嚏时注意遮挡,保持1米以上的社交距离。室内经常开窗通风,保持空气流通。60岁及以上老年人和严重慢性病患者等人群,应尽量减少去人群聚集场所。

三、全面加强重点人群排查管理

严格落实“五有一网格”防控措施。“五有”,即有疫情防控指南、有防控管理制度和责任人、有适量防护物资储备、有医疗卫生力量指导支持、有隔离场所和转运安排准备等措施。“一网格”,即要指定专人到户到人,开展入(返)易人员,特别是来自国内高中风险地区返乡人员、冷链物流从业人员、境外返乡人员、外来人员等重点人员进行排查、信息登记和网格化管理,加强日常健康监测,非必要不外出、不聚集;督促落实戴口罩、勤洗手等措施,对重点人员防范到位。强化宣传引导,充分动员群众共同防控,形成自发防控网,发现可疑情况及时报告。





图片

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

分享